茶壶作为礼品相送,有送壶送福的美意。新品紫砂壶的设计开发是公司一项重点工作,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王耀玲老师共同开发的恩报壶设计过程是十分精益求精的。每个局部细节都是经过仔细反复推敲慢慢形成笔者很幸运,配合设计整个过程。下面通过图纸、石膏打样、泥稿打样等环节的介绍,向大家把整个严谨的设计过程展现出来。
根据公司设计意图,老师手绘出一份造型新颖、尺寸精准的设计图纸。图纸中造型的每个转折变化交代得都十分清楚,为了保证生产量化的规整造型,笔者联系专业的模具打样师傅进行石膏子形打样。
周正的壶身、线条明确的壶嘴对打样师傅不构成难度,但面对复杂的装饰画面、纤细的体量尺度以及盖纽接触面的细小面积,模具师傅提出了很多疑问与顾虑,蝙蝠装饰面需手工雕刻完成,两面图案要完全对称,装饰纹样的叠加要求尺寸比例统一,蝙蝠双面图案厚度不到12mm,对手工削制技艺要求很高,提粱厚度最红尺寸为14mm,这样的厚度在传统提梁尺寸中很少出现,为保证提梁在经过窑火的烧造过程中不易变形,提梁都会选择保守的尺寸,常规容量的壶会选用20mm左右宽度的尺寸进行制作。模型师傅按照传统概念反复建议加大设计尺寸,甚至自作主张,在交验模型时,是按照自己坚持的尺寸制作完成。多年经验的模型师傅一再坚持,为了成品考虑,我们尝试性地翻制石膏模具并且进行了泥坯制作。烧成后,虽然提梁把手没有变形,但是作品的效果王老师却很不满意,立刻亲自动手进行模具制作。大幅度地减少了厚度,同时要求壶盖与壶纽的接触面进一步缩小,调整后的壶把秀丽很多,除了比例尺寸有所改变,就细节装饰方面也进行了调整,壶纽为了样式清晰选用树脂铸模方式,将原来四线简单的装饰形式调整为福寿双全字样装饰,壶盖出气由壶盖侧面改为壶纽中心,由于接触面很小,通气孔的过程中增加了成品的难度。
另外,蝙蝠眼睛的处理方式也有所改善,由于泥料脱模后细节部分会模糊,均需要制作者通过特定的工具进行,眼睛与周边装饰的衔接以及眼睛自身的结构表达处理需要明确落实。经过反复调整,通过线、面、点几个元素组织、比例关系的调整,最终确定减少线的划分,直接是结构之间的自然衔接。
提梁在制作成型过程中,的确出现了很多问题,提梁在干燥过程中经常断裂,或是因为整理时用力控制不好产生断裂,或是由于装饰面过于集中于提梁中间位置,两边收缩时,力量不均匀造成断裂。但为了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我们依然坚持最初的设计创意。创作过程中,制作者设计出很多辅助工具来减少工艺缺陷,这也可以算是设计中的设计。经过多次打样,恩报壶的设计样式最终确定下来。
提梁正视面通过抽象的蝙蝠造型进行装饰,翅膀用有节奏的叠压面进行概括,犹如打开的扇面极具立体感与装饰性。侧视面由上至下由细变宽,整体看起来秀气挺拔。壶纽设计成一枚钱币,刻有福寿双全四字。钱币的中心钱眼正好是壶纽的出气孔,装饰与实用完美结合。
每当用茶水浇淋茶壶,流水会顺着提梁蝙蝠嘴部的位置汇聚滴下,水滴正好流入钱眼,水象征财富,征招财进宝,汇财聚财之意。壶正视面提梁与壶盖形成的虚空间正如一个寿桃,线性饱满挺括,极富张力。
恩报壶的开发过程自始至终对公司、设计者都是难度较大的挑战,设计者需要时刻对造型的设计感保持自主性,同时,通过多种方式解决新造型带来的工艺问题,保证新品的呈现。公司在面对低成品率时,对设计给予极度尊重,了给顾客呈现新概念的紫砂作品,反复打样调整,最终完美收官。
新作品包含了太多设计者的坚持与感受,也包含了公司对涉及的尊重与支持。
评论列表